close

doocoo iPhone 6-6S 4.7吋 3D全滿版康寧保貼



智慧型手機如何選擇??

從現在2016年主流配備來講

4核心以上的CPU,並不是核心越多越好

記憶體2G以上,記憶體越大越好

內存16G以上,其他的加張SD卡就可以搞定

以上本人覺得跑所有APP應該都跑得動

歡迎在此選購智慧型手機手機周邊



商品網址手機空機:



商品訊息描述:











doocoo iPhone 6/6S 4.7吋 3D 全滿版康寧玻璃保護貼



超薄0.3mm,3D全滿版覆蓋設計,觸感極佳滑度順暢







































智慧型手機電池更換>













































商品特色:

★ 3D全滿版,提供全覆蓋保護效果

★ 採用最高規 美國康寧玻璃

★ 具高透過度,透光度高達99?

★ 觸感極佳,有別於一般坊間的玻璃保貼

★ 採用高科技技術,保有原始3D Touch功能

★ 極致輕薄,超薄厚度僅0.3mm

★ 最高規格9H硬度,給您究極的保護

★ 採用奈米真空鍍膜,滑度順暢、疏水疏油

★ 全版邊緣強化設計,周圍不易碎裂

★ 製作過程採用3D立體加工,每片都是經過數道高規格檢測後的成品

★ iPhone 6 / 6S 皆可使用,吻合服貼













貼膜六步驟:

1. 使用『除塵貼紙』沾黏螢幕表面細微之棉絮及微塵。

2. 使用『酒精棉片』仔細擦拭螢幕,藉以清除油漬髒汙。

3. 使用『超細纖維擦拭布』擦拭螢幕上所殘留之水痕,如有棉絮可使用『除塵貼紙』沾除。

4. 撕除3D保貼背面上的『離型膜』。

5. 將3D保貼對準手機孔位後,對齊向下放置,將空氣朝單一方向推出。

6. 利用圓形硬物將剩餘之小氣泡以畫圓方式慢慢排出,如有大範圍的氣泡,建議可由邊緣稍稍拉起保貼做排氣動作。











記者洪聖壹/綜合報導

隨著 Chromecast 在台開賣,全球數位內容大戰才在台開始引爆,而在小米 Note 旗艦新品發表會上最後揭示的「小米小盒子」,強調行動娛樂,只要有行動網路,接上有 HDMI 介面的螢幕,就能讓螢幕一秒變智慧電視,記者從使用者經驗與 Android TV、Apple TV 做簡單比較,讓讀者了解目前數位內容的發展。

▲左起黑色的是小米電視2的遙控器、小米小盒子跟遙控器、Android TV 跟遙控器、Apple TV 跟遙控器。(圖/記者洪聖壹攝)

將時間回到 2015 年 1 月 15 日的中國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最後壓軸揭示的「小米小盒子」,強調輕便、安裝簡單,面積僅有 1/3 信用卡大,卻塞入超過 14 萬小時的數位影像內容,售價僅人民幣 199 元,折合新台幣不到 1,000 元,其實也透露小米科技要稱霸全球的野心,然而面對 Google Android TV 跟 Apple TV 的話,又差別在哪裡?以下我們就安裝、操作、內容應用以及跨平台來做比較。

※安裝:

記者實際試用,小米小盒子最大的優勢就是「徹底的簡單」,它的大小僅46.8×46.8×38mm,機身只有一個 HDMI 跟一個 110V 的插頭,簡單的說它的外型,就是一顆帶有 HDMI 介面的「插頭」,而且大小比以往電視遊樂器的那顆黑黑大大的插頭還小而且輕,也因此安裝起來,只要把插針板起,插上插座,然後接上 HDMI 線,就安裝完成,就連三歲小孩、七旬老翁都會使用。

▲▼小米小盒子體積小而且隨插即用,比設計已經相當簡潔的 Android TV、Apple TV,在安裝上更為簡便 。(圖/記者洪聖壹攝)

小米小盒子跟 Android TV 一樣內建無線 WiFi,使用者在安裝完成之後,接著可以使用家中、辦公室的無線 WiFi,或是開啟手機的行動網路,然後就跟一般筆電連接 WiFi 的動作一樣,設定完成,就能讓小米小盒子正式運作。

▲▼小米小盒子(下)跟 Android TV 都可以透過 WiFi 或行動網路來運作,而 Android TV 跟 Apple TV 則都可以透過插入一般家用網路線來上網運作。(圖/記者洪聖壹攝)

不過 Android TV 跟 Apple TV 一樣,都有一個 HDMI 插槽、一個電源孔跟一個有線網路插槽,安裝上會比小米小盒子多一個步驟。

※操作:

就實際操作上來說,控制 Apple TV 的遙控器相當簡單,只有一個圓形的上下左右選擇鍵、確認鍵跟一個 MENU 鍵與 Play 鍵,控制 Android TV 的「遙控器」,其實是一個跟 Xbox One、PlayStation 類似的搖桿,體積比較龐大,但是基本上控制起來比較舒服,而且比起 Apple TV 來說,不用再額外外接遙感來玩遊戲。

「小米小盒子」的是一支跟小米盒子、小米電視2 一樣的棒狀遙控器,上面有上下左右圓形操作鍵,中間的確認鍵,跟回首頁、回上一頁、內容選單、音量控制鍵以及電源鍵等,設計上已經相當簡潔,卻可以滿足所有使用者的選台操作,甚至還可以打上帳號、密碼,或是進入小米商城搜尋、購物。

※內容應用:

在操作上面,如果不談影音版權,搭載聯發科最新四核心處理器的小米小盒子影音內容與應用較為豐富,但是內容串流的頻寬需求較大;採用 nVIDIA Tegra 4 處理器的原生 Android TV ,在使用 Google Play、Play Games、Play Movies 等軟體運作效能較為順暢;採用 Apple A5 雙核心處理器的 Apple TV 3,產品設計較為簡潔,又因為跟 iTunes 結合以及與 iOS 8.X 的裝置的跨裝置、跨平台應用,整體實用度較好。

就內容方面,是「小米小盒子」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最大的致命傷,小米投入 10 億美元致力於小米電視跟小米盒子的開發,目前已經投資中國在地包括愛奇藝、優酷土豆、華策影視和迅雷等四家內容廠商,內容合作夥伴包括搜狐、PPTV、驕陽等,內容比上一代小米盒子提升了 64?匯聚了 14 萬小時的 HD 影視內容。

▲▼「小米小盒子」最大的優勢,主要是跟中國在地包括愛奇藝、優酷土豆、華策影視和迅雷等四家內容廠商,搜狐、PPTV、驕陽等內容合作夥伴合作,提供了 14 萬小時的 HD 影視內容。(圖/記者洪聖壹攝)

記者實際體驗,小米小盒子一樣提供電視劇、電影、電競頻道等服務內容,當前最紅的「武媚娘傳奇」、「神鵰俠侶」等中國在地內容,都可以直接看得到,當然台灣俗稱的「二輪片」,也是可透過商城購買來去租用;此外,小米小盒子一樣可以進入商城下載應用程式,直接啟用像是 KTV、線上音樂串流服務,讓消費者走到哪、聽到哪,用法跟 Apple TV 與 Android TV 相同,但是內容卻比 Apple TV 與 Android TV 更多,然而這些內容服務,多數仍有版權上的爭議,因此該項產品只能在中國地區進行銷售。

▲▼Android TV 除了院線片之外,主要著重 YouTube、Google Play、Google Play Movies 等影音應用。(圖/記者洪聖壹攝)

▲▼Apple TV 除了院線片、iTunes 等影音應用之外,還有運動頻道、新聞頻道、電視頻道的合作內容。(圖/記者洪聖壹攝)

※跨平台應用比一比:

從 2012 年開始 Google、Apple 相繼倡導的跨裝置、跨螢幕應用的概念,在 2014 年可說集之大成,Google 在 Android TV 上同樣加入了跨平台應用,讓使用者的裝置,不管是筆電、桌上型電腦、Mac 產品、iPhone、Android Phone 還是 Android 平板,只要可以用 Chrome 網頁、上 YouTube,就可以用 Google Cast 來進行跨平台影音串流。

Apple TV 也有類似的做法,這個做法叫做 AirPlay,透過這種無線多媒體串流解決方案,達成跨平台影音串流,不過,只限是 iPhone、iPad 或是 Mac 用戶,才可以透過其內建的 AirPlay 功能來做影音播放串流。

至於小米小盒子跟小米盒子、小米電視都一樣,可以藉由搭載 MIUI 的裝置,透過「米聯」的功能,將手機 Miracat 到大螢幕當中,達成跨裝置應用。但是這些裝置都內建「AirPlay」,直接提供 iOS、Mac OS 用戶進行跨平台投影,針對 Android 裝置的使用者,也可以透過 Miracast 與 DLNA 的無線影音協定,進行跨平台投影,是一個米粉、果粉跟安卓粉通吃的概念。

總而言之,Google 推出 Android TV 的應用串聯的是 Android 裝置,而 Apple TV 串聯的是 iOS 跟 Mac OS 的裝置,兩者都有考量到跨裝置甚至是跨系統平台應用,搶攻客廳裝置應用大餅。不過我們這次體驗的小米小盒子,則是集小米軟體應用、Android 應用跟 iOS 應用大成,加上產品體積夠小,進而達到「到哪都可以看電視」的願景,已經可以說達成目前行動客廳應用的最終願景。

但是如果把「內容版權」跟「專利」這兩名詞擺在前面的話,這樣的一個小米小盒子終究還是不能踏出中國,走向國際,反而仍然會是 Android TV 跟 Apple TV 的天下,或許這也是今年 CES 2015 期間,在國際間,仍然看不到「小米」、「樂視」等裝置的新品展示。

比較有趣的現象是除了Sony、TCL、Philips 等廠商的 Android TV 陣營跟獨樹一格的 Apple TV 之外,從LG 推出搭載 webOS 2.0 平台的智慧電視、Samsung 推出搭載 Tizen OS 的 SUHD 電視並升級旗下 Smart TV、Panasonic 則攜手美商謀智(Mozilla),推出搭載 Firefox OS 的Life+Screen 智慧電視,也可以看出現有跨平台、跨裝置內容應用上,仍處於模糊不清的戰國時代。

對於內容商來說,如同 YouTube 這樣的影音平台,將會是這些內容創作商走向全球市場的一個出路,即便如此,在跨國內容版權與專利的問題有更明確的定位之下,才會有對消費者來說,真正更理想的產品推出,而當內容走到這個定位時,如果再搭配即時翻譯技術的眼鏡,在未來,或許真的只要一片玻璃,就可輕易顯示出所有人都看得懂的全球新聞、影劇、運動等內容,到那個時候,這種「隨處都帶著走的數位內容插頭」將會是這些獨佔內容商的一個出口。

想在YouTube搜到A片?請照著做

台灣之星新4G資費月付488吃到飽

台灣大4G預付卡!30天899吃到飽

三星推孝親手機 售價 5,490 ..

最新研發「被動Wi-Fi 」省電1萬..

谷哥VR總監:虛擬實境需要創新

索尼Z5P攜手三大電信推優惠

中華電延長2G升級優惠至6月底

大學生限定!Dcard幫您追女友

即/三星S7、S7 edge於3/4..

獨/台灣六大都市4G實測數據公開

臉書app快取吃手機usb儲存裝置無法使用掉手機儲存空間

Google傳將推出中國版Play商..

索尼大大機:獨佔性的 6 吋機

65EEFB23CADB93D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網路商城 的頭像
    網路商城

    網路商城 推薦好物商品07

    網路商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